2025-06-25 50
为推动安徽省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时解决饲料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帮助饲料企业实时掌握前沿生产技术,提升家禽饲料加工能力及生产效率,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而实现降本增效。由我会联合饲料智造工场公众号主办,青岛山海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安徽省第三期饲料企业生产技能提升暨家禽饲料加工技术专题研修班,于2025年6月23日至24日在肥举办。
大会现场
开班式由我会秘书长程玉冰主持,常务副会长、协会加工委主任王德平开班讲话,他指出:将围绕当前饲料加工技术的痛点进行剖析,从饲料原料处理、配方设计、工艺设备、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探讨,输出痛点解决思路和技术方案,尤其是推动家禽饲料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推广应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授课老师兼具理论与实践经验,系行业内知名学者与专家,讲课的内容贴合实际,是实际工作所需,可操作性强,指导价值高,机会难得,通过培训学习增长知识,增加解决问题能力。对本次培训工作提出四点要求:认识再提高,领会再深刻;融会须贯通,学以要致用;生产要安全,长治又久安;交流与互动,共同来提高。因此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做到多学多问多交流,听讲与互动结合,敢于打破企业界限,广交朋友,把“真经”学到手,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王德平副会长作开班式讲话
程玉冰秘书长主持开班式
专题报告分别由安农大动科院教授、协会加工委专家组组长丁小玲,协会加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李英,饲料智造工场公众号创始人沈长山主持。
专题报告主持人(从左至右)丁小玲、李英、沈长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李俊研究员作《蛋鸡饲料加工的困惑与思考》首场专题报告,结合多年来在蛋鸡饲料形态上大量的研究结果,在不同的生长生产阶段采用不同的饲料形态,在育雏阶段以颗粒破碎为主,饲喂低营养浓度的颗粒破碎饲料(代谢能12.10MJ/kg,粗蛋白质18.5%)可提高但雏鸡21~60日龄体重,最大增幅8.72%,平均增幅3.30%,21~60日龄胫骨增加0.49~1.57mm,改善了小肠长度、重量、指数以及开产产蛋率;育成期阶段以粉料+颗粒破碎,青年至产蛋阶段以粉碎饲料为主;此外还对比分析了粉状饲料和颗粒饲料的优劣势,他认为粉状饲料工艺简单成本低,能更好的保留生物学活性,使蛋鸡保持合理的体重,但易分级,蛋品质不稳定;颗粒饲料生物安全性高、适口性好、营养均衡易消化,但设备投入大成本高,营养成分易损失。
李俊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饲料智造工场公众号创始人沈长山从《如何做好蛋鸡饲料(痛点解决案例分享)》、《碴加粒饲料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饲料行业工厂数字化与标准化解决方案》方面,围绕行业实际需求,理论结合案例生动讲解。江苏科润德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曾国良董事长就《饲料原料预处理工艺装备应用技术》、江西冰天雪地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杨成董事长在《羽毛粉的生产和利用》、溧阳市裕达机械有限公司刘定龙总监针对《饲料厂降本增效的关键点:节约能源+设备维护》、常州市宏寰机械有限公司吴新明总监根据《畜禽颗粒饲料提质增效降本及案例实效》、侯氏集团-广东新力供应链有限公司侯新力总经理在《饲料厂常见的设备故障(SKF)案例分析》、杭州汉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陈有良总经理的《提质增效-环模定制技术》、无锡樱之花智能控制设备有限公司黄海明工程师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各集团应用分享》等9位专家的12个课件,围绕饲料原料处理、配方设计、工业设备、主要设备的维护,智能化设备的运用,生产精细化管理等课题进行了成果分享。不同内容的专题报告,使学员们进一步了解当前饲料生产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前沿动态,了解人工智能设备在饲料生产各工段中应用状况,从而在条件允许或设备需要更新改造情况下,能够针对性地采用新设备、新工艺,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加工质量、实现降本增效之目的。
专家授课
本次研修班,为行业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交流经验、分享信息的平台,与会代表们课堂认真听讲、课下积极交流,启发了新的生产管理思路、拓宽了新的加工技术视野,起到了良好的知识更新效果,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工作。学习效果显著、现场反响热烈,实现了本次培训目标,协会为受训人员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协会加工委成员、饲料企业生产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