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业分析 > 内容详情

聚焦产品特色创新 融合服务养猪产业 --关于对安徽省2024年上半年猪饲料产业调研工作的初步总结报告

2024-09-30 495


为了解我省猪产能调控对猪饲料生产情况的影响,及通过猪饲料产销反馈信息,了解母猪产能调控效果。根据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安徽省饲料与健康养殖行业协会秘书长程玉冰一行于2024年6月24至26日分别对安徽喜乐佳、阜阳宏亮(上海都灵)、安徽金牧、阜阳澳贝诗、阜阳东方正大、六安扬翔、六安金豆、上海鵆威(长丰)等公司开展猪饲料生产情况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对生猪产业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初步总结如下,供行业参考。

基于近几年来非瘟对产业造成了重大冲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做好生物防控工作是养好猪的首要条件;其次非瘟造成一大批中小型养猪企业,尤其是散户亏损严重,甚至出现部分大中型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想象,一段时间养猪界哀鸿一片,信心受损。效益不佳也使得产业扩张按下了暂停键,能繁母猪总量得到有效的调控。养猪业的暂时滑坡,导致猪饲料产量断崖式下跌,有企业的猪饲料产量下滑60%以上,部分小型饲料企业出现生存困难,经营难以为续。如何在面临困难与危机状态下,及时调整、如何调整,是摆在饲料企业,当前必须深刻反思的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但行业坚信,猪肉作为我国居民餐桌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肉食品将长期引导我国的生猪养殖和产业发展,因此,支撑猪饲养的物资基础,猪饲料的产业也是需要相应发展的,困难是暂时的,饲料企业必须坚守初心负重前行的重要信念。

在调研这中,不少企业认为,猪料生产企业未来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要根据养猪生产格局变化,及时有效的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对产品设计思路采取不同的路径,防止盲目跟风,破旧立新,中小企业要做到专精特新,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巩固并实现自己的品牌价值。

1.对于专业化生产的猪料产品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内涵和技术含量过硬的亮点产品。安徽喜乐佳公司把母猪饲料、乳猪教保料等长期作为企业产品开发的特色创新产品来抓,始终秉持成就客户,为客户创造效益理念。在母猪饲料性能上关注:便秘、安静、饱腹、体内毒素(如何解决)、乳腺发育、围产期 (采食量不能下降)、产程、仔猪的初生重、乳猪发育的均匀度、断奶均重等关键指标进行产品设计,提出的理念是把饲料当成动物食品来做,产品要确保仔猪的健康,不能依靠药物(如抗生素)来解决猪只健康问题。在为养猪场服务中,要引导养户在管理上,用数据说话,细节上做到精细化,注重成本核算,挖掘涉及到养殖过程、饲料加工各个环节降本增效的潜力。

2.由于现代生猪养殖对非瘟的生物防控日趋重视,导致中小型饲料企业特别是猪禽兼产企业生产过程对瘟控要求趋紧。在调研中,饲料生产企业对生物防控意识逐步加强,已成为经常性控制措施。综合型饲料企业为了保住猪饲料产量,在生物防控上加大了投入,如在厂区道路分区、生物隔离及消杀灭毒等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叉污染的风险,但相比专业化的猪饲料工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特别是老工厂受环境限制,仍需加强生物防控工作。

3.猪饲料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大中型猪养殖企业的关键支撑。未来猪饲料企业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与大型养猪企业组成联盟或代工、或发展自己的生猪养殖板块等。为适应不同区域养猪模式,应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的模式。由于一部分自繁自养的中小型猪场曾经受非瘟的影响,种猪死亡率较大,为了规避风险淘汰了种猪,改为代养或二次育肥(以70-130千克阶段的为主),这为饲料企业针对性的开发育肥猪饲料,提供了新的机遇。安徽金牧公司、澳贝诗、上海鵆威等公司基于长期专做猪饲料的经验,认为首先要认清猪养殖模式的改变是大势所趋,要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及自身经济实力或做直销以降低中间的费用,或建立不拘形式的战略联盟如互持对方股份,以缩小饲料货款回笼周期、消解赊欠款风险,或饲料厂家为稳定客户采取如提供散装料塔、配备散装饲料车,既可减少饲料包装袋成本、也有利于生物防控。

4.努力实施产业一条龙路径。扬翔公司其有多年养猪产业化的经验,多采用“自养+服务养猪+料养宰商”一体化方式,也是最早开创楼房养猪先例的企业。目前在安徽现存1万头母猪,育肥猪9万余头,采取放养+农户合作等模式,配备30多人的技术服务队伍,努力打造精准饲养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理念,工厂专做猪饲料,建立并实施“铁桶”防非生物防控体系,优化防非工序,注重防非措施的升级迭代。

5.立足本省市场拓宽外围渠道。阜阳宏亮(上海都灵)、阜阳东方正大公司主导产品预混料和浓缩饲料,立足本省,在安徽临近省份河南、山东、江苏(苏北等地)也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在目前中小猪养殖户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大型猪场又难以进入,因此开发新型市场成为重中之重。现今,他们通过对陕甘宁云贵川等地的市场调研,得出当地的家庭农场式的养猪户比较多,因此加大对该地区的销售力度,成效显著,但须提醒的是当地养殖资金比较紧张,应控制货款,合理的规避各种风险。

在当前养猪小散户逐步退出市场情况下,同时又有不少热爱养猪事业的新型专业育肥猪场、自繁自养家庭农场式的小规模猪场(母猪存栏100-500头),尤其是优质地方猪养殖如雨后春笋出现这一趋势,饲料企业如何主动出击,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尽管这种代工或直销使得饲料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不断增大,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压,但保住基本市场盘面,维持连续生产,再寻求其它产品的渠道支持。

在当前生猪养殖扭亏为盈的大好局面下,调整产品应对市场的基本需求,实施市场细分、产品功能细分,练好内功,一定能渡过难关,相信彩虹必在风雨后。

作为养猪生产的重要物资提供者,应时刻关注养猪市场的生产形势分析,通过不同的媒介掌握尤其是能繁母猪存栏情况的变化,各大节假日市场供需的量价变化及对生猪生产的影响,尽量找出养猪生产波动的基本趋势;要时刻关心大宗饲料原料的量价变化,其对养猪成本影响;关注产业复产信心和消费端需求变化,综合考量,抢占先机,稳定市场。

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有陈凤敏、张智副秘书长,周建等协会工作人员。